親愛的冠臻邀我一起去聽此經典講堂,就在信義誠品,超方便,發現自己一直都沒有好好利用台北精華區的資源。

在楊照的帶領下,感覺可以很深刻真實地讀艾略特的《荒原》,不管是從歷史、人性、從文學,楊照似乎都有很淵博的知識。潔晞說楊照的講堂很值得聽,因為他都會做很充分的準備,今天去台前問問題時的確看到他講桌上放著好幾張手抄的講稿,真的很用心的樣子。

入場前有發一張講綱,整場聽下來楊照的確是照著講綱的思路走,而且完全都沒有令人感受到換下一綱的感覺,銜接非常地順暢自然。

DSC_0204[1]  

本次主題所要探討的是一個從「前現代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歷程,我們所選的這兩部文學就是在這兩種社會的交會點。

當我們習慣於現代社會的生活與價值,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以我們與中國為例,我們現在看他們的許多行為與價值觀會覺得「不可思議」,例如:開車像走路、對民主的詮釋想像,但其實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我們現在的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有來歷的。如果我們把現代生活視為理所當然,就等於把現代的價值直接套為自我的價值,但如果我們去了解它的來歷,會不會就能多一點冷淡?多一點抽離的空間而能有檢視的能力?會不會就能看到其他的路?

100年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名詞在當時是不存在的,那時候沒有人能預見這場戰爭竟然會打到4年,竟然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就是因為這個「無人預見」,所以這場戰爭對當人的人造成了極大的震撼、影響與疑惑。「要如何紀錄與解釋1914~1918年間發生了甚麼事?」是無數人在思索的關鍵性問題,因為這件事太劇烈,以致於我們無法忽視、無法忘記、無法就這樣算了。所以在雷馬克的作品中有了無力與絕望的掙扎、哈謝克在起始就兩手一攤直說這是一件荒唐事、《西方的沒落》則用文明論來陳述這件事...。

在閱讀經典時,千萬謹記你跟作者是不一樣的人,不要想跟作者作朋友,不要用自己的經驗感受去詮釋,那些經典不是隨隨便便的人可以寫出來的。T‧S‧ Eliot跟我們是很不一樣的人,他是個很奇特的人,可以說是有天啟的人,他能在熱鬧的大街中聽到Silence,這件事對他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他有強烈的宗教情緒,但並非「信仰」的關係。T‧S‧ Eliot是美國人,他在哈佛大學讀哲學博士,在1914年時,他前往英國,那時他博士已經快畢業了,但他從此就留在英國,捨了美國籍入英國籍,1922年寫《荒原》。

在讀荒原這首詩時,因為翻譯的緣故,首先要留意到「荒原」並非我們想像的荒地,《The Waste Land》是要傳達一個廢墟、乾旱、毀滅的意象,他講到WWl的摧毀,但這並非他的重點,他更往前溯源,T‧S‧ Eliot點出真正可怕的是現代人的生活與人性,戰爭並非原因,而是結果,戰爭是來自於一種更深刻的病態,在大家都在陳述戰爭有多可怕時,T‧S‧ Eliot的這個觀點非常特別,也引出世代差異的迴響,老一輩的人無法體會他的感覺,但他在年輕一代中成為帶批判性色彩的英雄,可是這位被視為年輕批判的T‧S‧ Eliot卻在1937皈依英國國教,這是當時年輕人都覺得過於保守的宗教,為甚麼他會做這個決定呢?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他美國人的背景,美國是個有清教傳統的國家,清教傳統簡單來說就是反對任何形式的享受(認為享受就是墮落)、非常勵志積極向上(想活出worthy of God的生命)、甚至不做深刻的思索(因為覺得人無法參透神的旨意,與其空想,不如積極追求),這一切令T‧S‧ Eliot感到反感,認為清教傳統一直看自己,以至於不敢有崇高宏偉的想像,而英國國教的儀式在伊莉莎白一世的手中變得很像天主教,有許多莊嚴崇偉的儀式,教會的權威也很大。T‧S‧ Eliot在信仰的追求中,其實是在追求一種「Absolute」,但他又相信這不是輕易能達到的,所以他選擇拋棄自我給教會,使他與那個「Absolute」有多一點崇高的距離。

對於清教傳統,T‧S‧ Eliot一直有個疑問:「地獄呢?真的有那麼容易上天堂嗎?」因為清教徒似乎並沒有那麼把地獄當一回事,而是認為只要自己好好追求、虔誠度日就可以上天堂。但丁的《神曲》中所陳述的「路程」給了T‧S‧ Eliot很大的影響:「要到天堂,先到地獄」,這些不是T‧S‧ Eliot用想的,而是他的體驗與選擇,如果你不曾到過最汙穢罪惡的境地,你就無法真正體會聖潔,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就是很真實地揭露一些罪惡,所以還曾被列為禁書。如果想要接近完美,就要能睜著眼睛體察醜陋,所以T‧S‧ Eliot很喜歡跑到貧民窟之類的貧荒之地,讓自己身處不完美之中。

T‧S‧ Eliot很擅於從美好中揭露腐敗,他曾說在他聞到一朵盛開玫瑰的花香前,他已先聞到它腐敗的氣味,所以有人說T‧S‧ Eliot是一個「在青春中懷想青春的詩人」,他喜歡先預看到未來的必然腐敗,再從中回看美好。當他看現代生活,尤其是城市,他感覺到一片廢墟,他認為現代生活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感情的麻木」。1914年他之所以會從美國到英國,是因為他正面臨到他人生一個極大的兩難掙扎:當「詩人」或當「哲學教授」,我們不會有這種掙扎,我們可能會很輕易地接受「那就當哲學教授在用課餘時間寫寫詩阿」,但他認為這兩種身分是截然不同的人,所以他選擇中斷美國哈佛的學業到英國好好想這個問題。在英國,T‧S‧ Eliot遇到龐德與Vivian(他未來的老婆),他們兩個都直接跟他說他應該當詩人,所以T‧S‧ Eliot決定留在英國,因為回到美國就會有回哈佛的壓力與誘惑。

怎樣才算一個詩人呢?詩人就是把人生中無數的「偶然」化為「必然」,如此生命才真正存在,把a bunch of second hand sentiments化為一個person該有的真實感受。我們的感情往往是second hand的,如同前段所提的「感情麻木」,總是覺得這個場合應該要歡樂、這個場合應該要悲傷,但我們是否真正感受到那個歡喜,抑或悲傷?

哲學是從多角度討論問題,而詩人只有一個「必然」,T‧S‧ Eliot作了一個必然的選擇,他決定走入地獄、走入荒原,因為他拒絕接受一個二手的天堂。荒廢並非他的目的,只是為了突破感情的麻木,而真正感受到天堂。

最後老師也有提醒我們詩要唸出來,一個好的詩人單用聲音就可傳遞許多訊息,例如The Waste Land第一段:
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 breeding
Lilacs out of the dead land, mixing
Memory and desire, stirring
Dull roots with spring rain. (ing隱藏在spring)
Winter kept us warm, covering
Earth in forgetful snow, feeding
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
一路ing下來,到最後一句就沒有了,聲音的結束也是一個段落的結束,也代表這句是特別重要的。

心得:
哎呀,聽到「如果想要接近完美,就要能睜著眼睛體察醜陋」時,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要克服每次看恐怖片都會把眼睛遮起來的恐懼呢?最近手上有片Frenkenstein的電影,已經超越我能接受的限度,在想說是不是應該突破一下睜著眼睛看完它?可是還是不太敢耶><怕會做噩夢~~
要真正體會到天堂,要先走入地獄這個概念,我有點疑問,因為這好像是帶有點危險性的,如果真的以身試法去嘗試甚麼,最後若有無可挽回的下場怎麼辦?應該也不是走入地獄到墮入深淵的地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