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進入醫業,立誓獻身人道服務;我感激尊敬恩師,如同對待父母;並本著良心與尊嚴行醫;病患的健康生命是我首要顧念;我必嚴守病患寄託予我的秘密;我必盡力維護醫界名譽及高尚傳統;我以同事為兄弟;我對病患負責,不因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治或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別;生命從受胎時起,即為至高無上的尊嚴;即使面臨威脅,我的醫學知識也不與人道相違。
我茲鄭重地、自主地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誓言。」
——〈希波克拉底誓言〉
〈ep1〉
第一集大致是在描述出一個麻醉科醫生疲累忙碌的生活,顯示出麻醉科的人手不足導致的惡劣醫療環境,還有官員的特權文化在醫院帶來的張力,讓「單純做醫師」這件事變得困難,這時突然想起咱北醫校歌的一句歌詞「學好做人方做醫」,這句話可真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單純啊,當“做人”跟“做醫”這兩件事衝突時,牽扯的就很複雜了。
「每天麻醉科人員不停的超時超量工作,將自己壓榨到極限,麻醉科醫師就像在風暴裡,拉著一條生與死的風箏線,我不斷提醒自己:再累也要清醒。」
在急診麻醉完成後,蕭醫師趕去之前本來要插隊的議長夫人產房,但已經來不及了,有位醫師跟他小抱怨:「她可是議長夫人啊」,蕭醫師愣了一下,回說:「那又怎麼樣?不要忘記自己是醫生啊」
這幕我是單純覺得運鏡還不錯,是為第二集鋪梗,感覺是某個醫療陰謀,採取背光拍攝,也取其地板倒影,而且鏡頭有躲在牆後偷窺的感覺,音樂跟聲音都很飄渺。
看到蕭醫師的專業、敬業、與原則,我覺得很敬佩,他能凜然地拒絕不公義的事,除了他的為人外,他深厚的實力也是其基礎,所以雖然院長不滿,也不敢輕易拿他怎麼樣。看完這裡,我覺得我要好好對牙醫系的課業認真,其實不僅是課業,任何事的表現其實就是組成我這個人,我真的覺得「專業」很重要,最不希望的就是大學讀完卻發現自己只是在虛耗,固然這個系不是我想要的,但當它今天來到我面前,也是我自己做的決定,且是擔負著父母的期待還有我個人未來的生活支持,我要選擇逃避還是認真面對,我相信當我認真去投入時,一定會有超乎我想像的收穫,這也是對自己的決定和生命負責。
再者,我也看到醫者是一份多麽神聖的工作,我們怎麼配得這樣的榮幸讓病人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身體與生命交在我們手中,也因如此,對專業的認真,對原則的堅持不妥協就更加重要,不過現在醫療環境中真的有好多惡劣的事,小無奈,不太知道怎麼辦,也可能因為我所學真的太少,但讀完Woodrow Wilson School後或許就能知道該怎麼做了。
然後看到蕭醫師的忙碌工作以及自己身體還有心理狀況的失衡,讓我想到C,有點小擔心...
「你只是藉由工作麻醉你自己,逃避你對痛苦的感覺,時間一久,你會越來越麻痺,然後把你的感覺,所有都隔絕起來,你為什麼不試著打開你的心,去釋放你所有的感受?」
然後就直接把〈ep2〉~〈ep6〉看完了
還是先來看一下演員好了
蕭政勳:黃建瑋(跟C有點像的一個人啊,哈哈,專業、敬業、有原則、善良、孤傲、有點膽小跟呆呆的)
楊惟愉:許瑋甯(穿皮衣騎重機超帥的,是個很專業的心理醫生,也很聰明積極)
葉建德:吳慷仁(他的語調跟整個口條感覺完全讓我想到高英倫XD)
陳顯榮:黃仲崑
其實這部影集把人性描述的算還不錯,尤其是在葉建德這個角色,表面上的燦爛笑容,原來內心隱藏著這麼多仇恨,一個以救人為志業為生命的醫生,因為上位者的自私和整個醫療體制,被剝奪了身為醫者的權利,真的是很殘忍的一件事啊,從醫生到拉保險,他這樣撐過來了,其中的動力便是仇恨,而最後他的確成功了,讓院長承認「我是敗類,我沒有資格當醫生」,但然後呢?他發現他心中真正的痛苦與不平是「憑什麼你現在還可以當醫生,而我不行?」「為什麼我不行當醫生?」而最後這一幕是整部影集最讓我感動的一刻,小巴翻車,小醫院人手不足,陳顯榮大聲地向葉建德喊:「葉建德,你是醫生啊!」這是一種何等珍貴的自我認同與接納,相隔六年,葉建德再次做著醫者的事,照顧病患、挽救生命。
葉建德原本就打算完成最後一件事(叫院長認錯)後就去自首,但如今他還完成了更美的事,化掉了心中的仇恨,重新接納了自己,再次露出真誠沒有假裝的笑容,他笑起來真的蠻好看的,這真的很重要,真實面對自己,蕭政勳也是鼓起勇氣去向宋紹瑩道歉,20年了,而沒想到最後事情根本和他想的不一樣,他才真正卸除了心中多年來積累的沈重壓力,如同我鼓起勇氣面對心中的感情,雖然最後並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結果,過程中也很煎熬,但我真心蠻高興的,心裡也變得很輕鬆,也更有成長的勇氣與動力。
醫者的本質是甚麼?就是救人吧!看到陳顯榮、葉建德、蕭政勳三人一同為病患生命全心努力時,覺得很感動。真心覺得各種醫院高層應該要時時去第一線參與,要不然真的很可能會忘掉初衷,而把醫院當成一般企業來經營,陳顯榮辭去院長一職,來到山上的小醫院服務,其實我覺得對他是好的,看到他的確有了許多反思,對一些事的處理態度也不一樣了
「我原本一直相信,我一定要先掌握到權力,我才有能力來改革它,但是,在追逐權力的過程裡面,我變成一個眼裡只有病歷、只有數據,但是感覺不到病人真正痛苦的醫生」大二下想轉系的時候,有跟C聊過,我說我希望能進到教育高層改變體制,但他跟我說這個教育體制已經整個爛掉了,當你真的爬到高層,其實也被同化的差不多了,的確,這是很現實的問題,陳顯榮原本也是想盡可能在體制內發揮好的影響力,但卻不知不覺被這個體制給同化了,葉建德也說得很真實「我們都是在玩弄遊戲規則的人,只是最後我贏了,你輸了,你讓我學會如何在體制內生存,如何在體制內合法地殺人」,但不是說因為如此,就完全政治冷感,因為制度的確是影響最多人的,我現在倒是蠻被劉安婷的想法說服的,她是在體制外做,在Teach For Taiwan計畫中,她不只是培養偏鄉老師,而是培養教育領域的領袖,也就是有影響力、能帶出改變的人,若這樣教學的熱忱帶給民眾的影響越來越大,相信這樣的力量會漸漸改變這個社會,由地方影響中央。
看完這整部影集,覺得社會真的有許多無奈的事,但如同惟愉說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看世界的方式」,我們能做的,我們都盡力去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忘初衷,不因恐懼而違背自己的心,雖然一定會有很多困阻、煩人的鳥事,我們一定也會有跌倒、失敗、厭惡自己的時候,真的沒力氣了,就休息一下,但希望我們都能再次站立,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好好的活,因為我們都值得。然後也就是用更寬容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因為每個人的遭遇與感受都是我們不能完全體會的,雖然可能不能理解,但仍可以選擇接納。
留言列表